close

文物告訴你幾千年前的少數民族生活



中國西藏網訊 由國傢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已經在首都博物館展出三個月的 美 好 中華 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即將於2017年8月27日落下帷幕。近日,中國西藏網小編探訪瞭首都博物館,看看這些千百年歷史的文物如何反映當時人們的生活。圖為展覽入口。

台中月子中心餐點 台中產後護理機構

據瞭解,該展覽旨在充分反映近2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與輝煌成就,以1995年-2016年歷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文物為重要依據,最終參展文物涉及21個省、49傢單位、共360件(套)。圖為元朝的男女陶俑,其中男俑的發式衣著體現瞭蒙古族特點,女俑則為漢族裝束,它們出土於同一座墓葬,體現瞭元代多民族雜居、文化交融的歷史現象。

台中月子會所

早在夏代,今天的新疆地區已經存在發達的畜牧文化,羊毛紡織工藝頗具特色。這頂氈帽出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佈泊若羌縣小河墓地,距今約3800年,用灰白色羊毛氈制成,綴有伶鼬毛皮,一側插著兩根羽毛。據介紹,商周時期的新疆居民無論男女都喜歡戴插有羽毛的帽子。



這雙刺繡皮底矮靴同樣來自新疆。它出土於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墓地,為漢、晉時期的產物,距今約有1600年到2200年。這雙靴子用毛氈和紅色毛織物作為主要面料,整塊皮子剪裁為靴底,靴面采用鎖繡和網繡工藝,根據選料與裝飾情況推斷應為貴族在室內走在地毯上時穿著,它的主人應當是一位身份高貴的男性。



這是一雙東漢時期的刺繡手套,出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佈泊樓蘭壁畫墓,距今至少有1800年。它以白色細絹制成,周身鎖繡雲氣紋,局部用同色系的深淺顏色絲線繡成漸變效果,針法和紋樣都是漢代典型的,應當出自漢地繡工之手。



這是一件漢晉時代新疆女性的 化妝包 ,名為 動物紋織錦櫛袋 , 櫛 是梳子和篦子的總稱。這件文物出土於新疆尼雅遺址,正面采用織錦工藝刻畫瞭多種動物形象,內有木梳和木篦各一件,應當為墓主人生前喜愛之物。



說完瞭 衣 再來說 食 ,這件台中坐月子中心價格螭紋金盤屬於南宋晚期的播州(今貴州遵義)第十四世土司楊價,他設科取士,促進瞭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他在世時是播州土司最為強盛的時期。



這件螭首金杯同樣屬於播州土司楊價,出土於貴州省遵義市楊價墓,是南宋金銀器的代表作。



說完瞭 衣食 ,古人又如何睡覺呢?這件漢晉時代的枕套或許可以幫我們做出一番聯想。這件 漢字動物紋織錦枕套 同樣出土於新疆尼雅墓地,主題圖案為動物紋,包括虎撲羊、長翅膀的獨角獸和雙角獸,之間穿插漢字銘文,顏色保存非常完好。這類織錦枕套是新疆地區貴族墓葬中的常見之物,能夠穿越千年依然完好,還要得益於新疆地區的氣候和地理條件。



衣食住行,最末一位的是出行。這件出土於雲南省江川縣李傢山古墓群的三騎士銅鼓在鼓面上鑄有三個騎士和一頭牛,騎士頭戴頭盔、耳戴耳環、身著對襟衫和披肩,再現瞭古滇國武士的風采。銅鼓是中國西南雲南、廣西地區和東南亞的一種重要樂器,用於宴會、戰爭、祭祀等重大場合。



這件 八人獵虎銅扣飾 同樣出土於雲南李傢山古墓群,展現瞭古滇國先民慶祝打獵的歡樂場面。圖中一人擊鼓,五個獵人手持長矛扛著捕獲的老虎凱旋,前來迎接的人們則獻上公雞和酒壇。這件飾品的年代約為戰國至東漢初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這件犛牛金飾件出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四棵樹墓地,為西漢文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國西藏網 圖、文/蘇文彥)

(責編: 楊悅笙 王東)

台中月子中心
arrow
arrow

    fb49vmh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